電子工業為當前各國爭相發展之產業。而半導體工業為電子工業之關鍵元素,在業界素有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美名。而其技術的不斷創新是驅動電子產品功能進步與產業成展的原動力。因此,全球各主要工業國家無不以半導體工業為優先發展目標,台灣亦不例外。因此,我製作了這個專題,與大家一同來觀看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發展歷程與現況。

半導體產品主要可分為積體電路、分離式元件、光電半導體等三種。

  • 積體電路(IC),是將一電路設計,包括線路及電子元件,做在一片矽晶片上,使其具有處理資訊的功能,有體積小、處理資訊功能強的特性。依功能可將IC分為四類產品:記憶體IC、微元件、邏輯IC、類比IC。
  • 分離式半導體元件,指一般電路設計中與半導體有關的元件。常見的分離式半導體元件有電晶體、二極體、閘流體等。
  • 光電式半導體,指利用半導體中電子與光子的轉換效應所設計出之材料與元件。主要產品包括發光元件、受光元件、複合元件和光伏特元件等。
     

Section 1. 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歷程

全球半導體市場自1976年3月的2.6億美元,來到2023年10月的470億美元,47年來市場規模擴張180.8倍,相較於其他產業,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迅速,也因此帶動了近年來的各種產業創新。

相關指標:

Section 2. 全球半導體市場分布概要

最新數據;2023年10月

區域 實際金額(億美元) 年增幅(%)
全球市場 470 6.2%
北美市場 120.2 2.8%
中國市場 144.3 -3%
日本市場 40.5 0.5%
亞太其他市場 119.7 -2.8%
歐洲市場 45.3 1.7%

從2023年10月的各區域半導體銷售狀況來觀察,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,銷售金額為144.3億美元,佔比為30.7%,而除中國、日本外的亞太市場(主要為南韓與台灣),也有119.7億美元的銷售金額,佔比25.47%,北美與歐洲市場維持穩定發展,日本則相對較小。

相關指標:

Section 3. 各區域市場半導體銷售消長圖

1976年3月至2023年10月

由上圖可觀察到近年來亞太地區的半導體業蓬勃發展趨勢,特別是中國市場的銷售比重益加提高,已正式成為最主要的銷售區域。而東北亞的南韓與台灣,受惠於強大的研發能力與資本投入,亦佔有極重要的地位。

* 自2015年起,半導體協會將中國市場自亞太(除日本外)市場抽出,獨立為一區域市場。

Section 4. 各區域市場的半導體銷售成長力道

在成長力道方面,受惠於美中貿易戰,美國的半導體業已逐步復甦,並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,近期的成長力道為各區域市場之首,不因新冠肺炎的擴散而有所衰減,中國與亞太其他地區亦同步增長,日本表現持平,而歐洲則呈現衰退。

Section 5. 北美半導體銷售 V.S 設備實際出貨金額

相較於銷售市場的起伏,在半導體設備的實際出貨上並未受到新冠肺炎太大的影響,近期仍維持兩位數的增長。

* 半導體設備出貨數據均為3個月移動平均值做計算。

相關指標:

Section 6. 半導體設備銷售增幅:北美 V.S 日本

由日本半導體產業協會(SEAJ)所提供的設備出貨數據來觀察,雖成長力道較北美半導體設備出貨量弱,但同樣也於近期開始出現復甦跡象。

* 半導體設備出貨數據均為3個月移動平均值做計算。

Section 7. 費城半導體指數 V.S 北美半導體銷售金額

費城半導體指數(Philadelphia Semiconductor Index)創立於1993年,為全球半導體業景氣主要指標之一。該指數有19個成分股,涵蓋半導體設計、設備、製造、銷售與配銷等面向,投資人可藉由此指數觀察半導體產業的未來趨勢。

相關指標:

Section 8. 主要先進製程半導體龍頭近期股價走勢